奧運有個項目,運動員要落水、要騎馬、要耍劍、要射擊還要賽跑,他就是在一般運動會難得一見的項目「現代五項」(Modern Pentathlon)。
現代五項傳說
19世紀拿破侖軍隊受敵軍圍困,一名年輕法國騎兵穿越敵陣送信時,先遭到敵人以利劍攻擊,之後再以槍火還擊。騎兵失去馬匹後,先要游過急流,再以跑步將信息傳回總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就依這個傳說創立了「現代五項」,以考驗運動員的耐力及綜合運動能力。這項運動自1912年成為奧運項目後,一直舉行至今。
五大項目
五個項目要求的運動能力甚為不同,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後,這個項目基本上於一天內完成,不過東京奧運就分為兩日。
劍擊排位賽
採用重劍,每回合1分鐘的循環賽,戰績最好運動員獲最多積分。
游泳
200米自由式,排序依照選手同項比賽最佳成績排列。
劍擊獎勵回合
比賽採淘汰制,每場對決持續30秒。運動員每贏得一個對決,就可獲1分。
馬術
馬術障礙賽,馬匹由大會提供,選手需於賽前20分鐘與馬匹相處及熟習場地。男女子組分別策騎450及350米,跨越12與15個障礙。
激光跑
根據前三項總得分排位,運動員必須用激光手槍,在50秒內完成4組射擊,每組包括五個靶,射擊距離為10米,期間還要完成800米賽跑。賽事的難度,在於要在跑步過程中要保持速度,射擊過程中又要控制好呼吸,在盡量平靜狀態下完成射擊。
參考: olympics.com
自細肥仔一名,後來因發現患有脂肪肝,決心多做運動注重健康,曾參加並完成毅行者,關注所有健康資訊。
分享連結:
分享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當代知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說:「永遠別懷疑一小群有志之士能改變世界。事實上,也唯有這種人改變過世界。」 少數人要如何改變世界?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和平抗議」。主張廢除奴隸制的非裔美國人特魯斯、為美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蘇珊.安東尼、領導印度獨立的聖雄甘地,還有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都曾以和平抗議的方式,促成倡議的成功。
在哈佛大學政治學家錢諾維斯(Erica Chenoweth)的著作《和平抗議何以有效:非暴力衝突的策略邏輯》中,透過彙整、研究 20 世紀的 323 場暴力及非暴力活動,發現和平抗議(Peaceful Protest)是改變世界政治最有力的手段。研究發現,儘管影響因素有很多,但當有超過人口 3.5% 的民眾參與抗議時,就能帶來重大的政治變革。
研究更指出,非暴力運動達到目標的可能性,是暴力運動的兩倍,有 53% 的非暴力運動導致了政治變革,而武裝運動則為 26%。這當中有一部分是人數原因。錢諾維斯表示,非暴力運動可以召集到更多的人參加,參與人群更為廣泛,會嚴重擾亂正常的城市生活及社會運轉,因此更容易成功。
什麼是和平抗議?
和平抗議是用於實現社會變革的策略總稱,包括非暴力直接行動、抗議遊行、創意表演、象徵性行動以及某些形式的公民不服從和公民抵抗。無論採取何種策略,抗議者都致力於以非暴力的方式行動。
非暴力並不一定意味著友好、順從或沒有干擾。正如您將在下面敘述看到的,有時必須對有害或不公平的制度進行破壞,才能使其變得更好。
每個行動者都有自己採取行動的理由,並自行決定立場界限在哪裡。但是綠色和平組織的行動者——無論所反對的行動有多麼暴力——都完全是非暴力的,因為綠色和平相信暴力只會導致更多的暴力。
綠色和平對非暴力的承諾有助於通過保持局勢平靜,確保行動者和其他所有人的安全。這也確保了媒體及大眾將注意力聚焦在問題本身,而非行動者的行為及個人故事。然而和平抗議並不總是得到和平的回應。回顧歷史上,許多促成社會體制改變的行動者,都是曾經歷過公權力殘酷,甚至暴力對待。
和平抗議取得了什麼成果?
通過和平抗議,行動者在全球為人們贏來了過去幾乎無法想像的權利。例如,過去在英國,由於農村被富裕的地主佔領並用柵欄圍起來,因此在法律曾經禁止一般平民在此散步。如果沒有一群行動者在 1930 年代進行大規模入侵,如今當地的休閒活動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然而實質的改變並不會在一次抗議後就發生,要改變法律、承認權利或承認社會不公,可能需要數年甚至幾個世代的時間。
通過歷史的重述,您我可以簡化和理想化,許多人在與不公正的法規或社會結構鬥爭中做出的犧牲。然而與此同時,在審視當代倡議運動時,這些行動者為了爭取您我現在享有的權利背後,仍受到很多批評。
為什麼和平抗議有效?
和平抗議有效,因為它提醒您我並不孤單,這給了倡議者及行動者們希望。
想像一下,如果您環顧四周,認為現況看起來很糟,並對此感到失望與憤怒,那麼看見大批群眾及行動者支持與您立場相同的和平抗議,會讓您知道也有其他人在乎這件事情,這些人與您一起分享這些不滿,以及對更美好未來的期待。在引起廣大群眾共鳴的和平抗議裡,您可以與他人分享內心的負擔,也會得到支持,這些都可以讓您知道您不孤單,並得到繼續前進的勇氣。
這也是和平抗議有效的其中一個要點:和平抗議可以激勵人們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獨自一人,這些想法可能會因為不同於主流社會的價值,或法律規範,因而噤聲。
和平抗議之所以有效,也因為群眾力量,能夠讓普通人的聲音被有權勢者聽見。社會是不平等的,既得利益者擁有的權力,常使許多人無法獲得正義和基本權利。和平抗議可以通過提出不同的觀點,幫助大眾重新思考這樣的權力配置與社會系統是否合理。與此同時,和平抗議能夠啟發人們的想像:小小的抵抗可以成就大事,能夠創造不一樣的未來。這也能夠激勵無數其他人,站出來一同表明立場。
此外,和平抗議不一定要在街上進行,甚至根本不需要是實體行動,一些團體僅利用社群媒體的串聯力量,就能推動改變。
例如 2021 年 6 月,英國舉辦 G7 高峰會,7 大工業國於此討論健康、氣候與自然危機的議題。綠色和平借助科技突破疫情限制,出動 300 臺無人機,排列隊形投射光影創造 3D 立體的影像,以 9 種指標性的動物為主角,象徵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要求各領導人必須為氣候和自然危機行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AJ5-WZnxI
和平抗議一定得給人們帶來不便嗎?
和平抗議能夠達到作用,也因為它具有破壞性。如果一場行動不會為任何人帶來不便,那麼它很容易就會被忽略,也將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破壞性的抗議活動將引起關注,為議題創造辯論的空間,並使人們關注人權、社會結構、法律制度、商業行為、環境保護等議題中的缺失。如果它不能被忽視,就很有可能對政府或企業造成壓力,使其必須做出回應,為不公義或不正確的策略負起責任。
這些行動改變了臺灣
過去十年間,綠色和平在臺灣進行的環境工作,多次藉由充滿創意的非暴力直接行動,成功喚起公眾的環保意識,並促使政府及企業在環境政策上做出改變。
新版白雪公主推動食品安全,不讓農藥上餐桌
2012 年,綠色和平行動者打扮成白雪公主,在超市拍下吃了毒蘋果而昏倒的照片,推動食品安全。經過半年遊說,於 2012 年 7 月獲得臺灣第一個食安成果:大潤發超市發出正式聲明,率先承諾禁用劇毒農藥,踏出友善農業的第一步,而後在眾多努力下,成功推動 6 大超市承諾改善食品安全,甚至設置履歷蔬菜櫃,您我至今仍然有感。
品牌旗艦店門口走秀,為時尚去毒
2011 年,綠色和平展開「為時尚去毒」全球專案,要求紡織業界無毒生產,淘汰如PFCs(全氟化合物)等有害物質。2012 年,8...
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 6/28,雖還沒進入封城階段,但國外封城資料顯示,將近有三成成人會在封城後胖 3 公斤,且由於螢幕時間變長,兒童近視患病率激增 1.4 至 3 倍,返回辦公室、學校之前,該怎麼顧好身體健康,不變胖也不近視?
在家運動的酷東西:一台投影機把家變成「健身房」!
台灣智慧投影機、電視盒品牌 OVO 日前推出智慧投影機 U5,只需家裡一面白牆,就能透過內建的健身程式,在大螢幕上與教練一同鍛鍊超過 100 種健身項目,把家裡變身健身房,另外,也可以在 YouTube 上尋找喜愛的運動影片,就不用盯著筆電的小螢幕,克難地健身或做瑜珈了。
此外,OVO 也介紹,在家上課的孩子與上班族,長時間盯著螢幕容易影響視力,智慧投影機投影距離較手機與電腦更遠,且由於螢幕光源並非直射眼睛,而是透過漫反射成像,是更加護眼的好選擇,無論是孩子在使用 Google Meet、Zoom、酷課雲學習,都可以透過筆電連接或手機投影將畫面呈現到大螢幕上。
由於 OVO 也是電視盒品牌,這台智慧投影機也整合了電視盒功能,有近百台電視頻道,也可下載 YouTube、Netflix、friDay 影音、LINE TV、愛奇藝國際版等 OTT 服務,疫情期間宅在家,追劇也可用更大螢幕追!
除了在家運動,Fitbit 給出 WFH 不變胖小技巧
至於居家辦公如何才能不變胖變肥?除了有《TO》介紹過的在家運動 app: Active Arcade、Jumpr 以及 肥宅運動會(?)之外,健身手環品牌 Fitbit 也給出了一些避免在居家辦公期間變胖的建議,《TO》整理 4 點如下:
1. 別老吃零食、三餐不正常:制定飲食計畫 確保 3-5 小時吃一次有益健康、富含營養的餐點和零食,這可以確保不會一整天下來因為零食甜點吃太多而變胖,或者營養攝取不足。也可以將訂購回來的水果切丁放在冰箱裡你看得到的地方,確保自己打開冰箱時不會只想拿冰棒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