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兩岸交流 賴清德籲中國勿因政治關係「非得併吞台灣不可」 1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30)日出席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會後提問,談及觀光人次下降,以及台灣是否會打仗?台商質疑台灣是否能投資,台灣目前安全穩定?賴清德認為,「一個穩定的中國可以提供安全的台灣,一個繁榮的台灣,可以促成進步的中國,這是所有人都有好處,不要因政治關係,一定非得要併吞台灣不可。」會後提問,台灣人壽副董事長、中信產險董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兩岸交流該如何走下去?觀光旅遊在2015年時,達到1000千萬人次的時候,其中有410萬人次來自中國大陸,沒有包含澳門香港,佔比40%,這兩年兩岸關係緊張中國遊客減少,2019年2700萬人次,到2023年346萬人次,只有15萬的中國遊客,可以說整體比例不到4%,今天號稱要600萬人次,明年希望千萬,假使沒有好的交流很難達成,未來國際觀光交流能夠重啟。許舒博又問,台海穩定和平,企業以及民眾都非常關心,走到哪裡大家都問「會打仗嗎?」目前所有台灣人民的心聲,也碰到很多外國朋友,也同樣面臨到此問題,「要投資台灣,台灣是否為安全穩定?」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大問題,未來若賴清德成為總統,該如何找到一條路?賴清德回應,2014出席上海畫展活動,當時提到兩岸藉由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透過交流增進彼此的理解諒解和解,然後和平發展,從政以來兩岸不變的初衷,在台南市長時跟擔任行政院長都是如此,未來當總統也是如此,兩岸如果合作的話,相信對兩岸合作是有福祉。賴清德說,今天比較可惜的是,中國設定很多前提,造成兩岸的關係,沒有辦法持續,然後對中國也是不利,近30年來中國最大外資為台灣,根據國際機構的評估,台商投資中國大陸,超過2500百億美金以上,每天有一百萬人在中國幫他們拼經濟,固然我們有獲利,何嘗中國沒有獲益呢?都有雙贏。賴清德表示,對岸非得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否則不跟台灣談或合作,甚至每到選舉採取一些政治的手段,農產品好好的就不能登入,比如台東的鳳梨釋迦、鳳梨,後來有沒有讓台灣進口,也沒有,國民黨民意代表到中國國台辦走一趟,國台辦才放行,如果真的是農產品不好,以前一定不會進入中國,如果真的不好也不會說國民黨人士去了之後又開始放行,這造成什麼結果?賴清德接著指出,現在中國已經不是台灣農產品外銷最大國,現在最大國家為美國,台灣最多農產品最多銷到美國,中國已經不是,中國外銷佔比20%,去年剩下12%,美國為17%,今年到目前為止台灣外銷到中國大陸不到10%,台灣對外投資本來最多在中國,現在最多在印太,已經到日本美國去了,所以中國必須要了解,台灣社會是心存善念的社會,與人為善,中國哪一次天災地變,台灣人沒有出錢出力,台灣想要和平,這中國一定要了解台灣民意走向,不能夠硬是要接受無理要求。賴清德向在場企業家說「大家都見過世面,可以想一想,如果台灣真的接受九二共識,開放服貿,開放大量的中國學生來台灣就業,台灣就可以得到和平嗎?不是啦!不可能!」賴清德說,中國攻打台灣,要拿下台灣,是民進黨成立之前,民國47年823砲戰就開始,中國攻打台灣不是民進黨,也不是民進黨主張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賴揮手說「不是。」中國要拿下台灣是他的國家政策,為什麼拿下台灣才有辦法擴張他在亞太的政治實力?大家必須要了解這一點。賴清德強調,「中國把路堵住了,我們就往另一個方向走,此路不通,我們走另一條路,而且走得更成功,在前總統馬英九最後一年,跟去年來比較,對話貿易增家70%,經濟體由17兆增加到23兆,這都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即便如此,強調自己當上總統,只要中國對等尊嚴,我的門永遠都是開的,我願意幫助中國,每次在他困難時候。」賴清德最後說,一個穩定的中國可以提供安全的台灣,一個繁榮的台灣,可以促成進步的中國,這是所有人都有好處,不要因政治關係,一定非得要併吞台灣不可,要跟台灣交流,非得要台灣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相信大家都有關注到,習近平在去年二十大,對九二共識做出最完整的定義,就是「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原則」,如果今天走向一個中國原則的回頭路,國家安全經濟發展一定帶來相當大的衝擊。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攝影。《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重視多元參政 民進黨不分區彰顯「對女性參與政治決策」柯文哲自爆2億副手違反選罷法?賴清德:應說清楚「提供資料給司法單位」【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日前曝光,由於名單中還有中國配偶徐春鶯引發熱烈討論,認為將她列入不分區有所疑慮。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評論指出,有些人把徐春鶯被列入名單認為是法律問題,但他認為,徐春鶯放棄中國國籍並不是難事,「她放棄中國籍就會開始效忠台灣嗎?」 李忠憲表示,有些人把這個政治的問題看成是法律的問題,認為只要限制有中國籍的人不能擔任立法委員,像郭台銘副總統候選人賴佩霞一樣宣布放棄美國籍,就可以處理這件事情。「徐春鶯要放棄中國籍很困難嗎?她放棄中國籍就會開始效忠台灣嗎?」 李忠憲指出,柯文哲出來競選總統有個很大的作用是撕破了中華民國台灣的這個面具,很多人以為台灣社會已經達成這個共識,因此就可以平安順利、快快樂樂的過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是會找到邪惡的代表,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習近平也會想辦法找到代理人讓中華民國台灣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台灣有其階段性的任務,但在這樣的憲法和政治體制的架構之下,恐怕是沒有辦法保障台灣的長治久安。 李忠憲直言,沒有辦法直接把中國設定為外國,即使中國不斷地表示要用武力併吞台灣,戰鬥機和軍艦幾乎每天穿越台灣海峽中線。台灣還是只能挨打,不能宣示中國是敵人,在不知道敵人是誰之下的備戰,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敵人的侵略?讓中國可以用這個巧門來統戰並統一台灣,台灣的憲法和法律有辦法排除徐春鶯成為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的立法委員嗎?李忠憲認為非常困難 對於民眾黨以及柯文哲的一系列操作,李忠憲也批評,現在柯文哲把他的底牌通通都秀出來,「他就是比中國國民黨更勇於成為中國併吞台灣的總統候選人,一馬當先,連徐春鶯這樣的人都可以成為台灣民眾黨的不分區立法委員。他公開地迎合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的想法,明白清楚的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選舉當中的支持。」 李忠憲直言,在這種情況底下還跑去為他做事,成為他的追隨者,這不是為虎作倀、危害台灣嗎?用再多漂亮、搽脂抹粉的說辭,都沒有辦法解釋自己的行為。柯文哲想要讓徐春鶯成為台灣立法委員並沒有引起什麼軒然大波,其實這就是溫水煮青蛙,反正吳斯懷也當了台灣這麼久的立法委員,什麼事情也沒有,去年年底縣市長大選國民黨還大勝。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一個法律問題,國家認同政治問題是憲法層次,想要用一般法律來解決,基本上是緣木求魚。 (圖片來源:柯文哲臉書、李忠憲臉書) 原文網址:點出徐春鶯列不分區是「政治問題」!李忠憲批白營支持者:為虎作倀、危害台灣掌握時事,鎖定放言更多放言報導趙天麟宣布退選!李忠憲評「正確決定」:維護國家安全要站在道德高點遭質疑資管法未明列中國…唐鳳澄清「簽署公約已對特定產品有實質控制權」 李忠憲回酸:是否刻意避開?你自己最知道!
梁振英:不可僅從字面理解「政治中立」 需向公務員作好解釋說明- 香港- 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匯網梁振英指「公務員政治中立」不能棄用 否則會引起混亂 - 港聞 - 即時新聞 -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公務員守則刪政治中立梁振英:徒為反對者添彈藥中立也要愛國 香港01「不偏不倚」能否取代「政治中立」?(文:林緻茵) (09:00) - 20221101 - 文摘 明報新聞網龍吟虎嘯:政治中立?別扯蛋了 on.cc東網在「Google 新聞」上查看完整報導
2023/1/4 13:22(1/4 13:26 更新)駐溫哥華辦事處日前舉辦溫哥華留台校友會年終餐會,與會成員分享交流台海局勢及台加關係。(駐溫哥華辦事處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2年1月4日(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3日專電)為凝聚加拿大留學台灣的校友,駐溫哥華辦事處日前舉辦留台校友會年終餐會,加拿大學者庫查斯基在會中分析台加關係,期盼新年度能看到加拿大政府擴大對台的支持力度。「溫哥華留台校友會」的成員都是曾赴台進修的加拿大青年菁英,上週末約有20人出席餐會。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對中央社表示:「這些年輕人來自各種不同領域,去台灣的學習動機也不同,有的專注於國際外交、有的鑽研科技經貿、有的是為了學習中文。年度餐會的用意是希望回到加拿大的他們,仍能保持對台灣的關注,他們越了解台灣動態,就越能成為加拿大支持台灣的力量。」鑒於台灣在國際地緣政治版圖上扮演重要角色,這場餐會邀加拿大皇家大學客座教授、麥克唐納-勞裡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庫查斯基(Jeffrey Kucharski)演講。去年8月曾訪台的庫查斯基以「在全球不確定性中的台加關係」(Canada-Taiwan Relations in the midst of global uncertainty)為題,論述台加可以在國際貿易、能源、環保及地緣政治等層面深化關係,且應有更高層的政府官員往來互動。他說,加拿大公布的印太戰略多次提及台灣,是一個好的開端,過去渥太華對台灣的支持比較隱晦,新的年度希望渥太華展現更積極的作為。「加拿大如想在印太區域扮演更重要角色,就有必要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透過和台灣增進貿易和投資,進而強化與友好國家夥伴結盟的能力。」庫查斯基訪台期間正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當時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軍事演習造成緊張局勢,他親眼見證台灣臨危不亂並展現民主成熟韌性。他說:「台灣與加拿大有共同的自由、法治和人權等民主價值,如果加拿大相信這些共同價值的重要性,就應更明確有力地支持台灣。」巴拉圭駐溫哥華名譽領事、卡普蘭諾大學(Capilano University)教授畢雅巴(Luis Fernando Villalba)帶了兩名學生參與餐會。他認為台灣是加拿大拓展亞太經貿不可或缺的一環,樂見「台加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開展,也期盼台灣加入CPTPP。在會中,溫哥華留台校友會成員關注俄烏戰爭對台海局勢的影響,呼籲台灣政府繼續提供獎助學金,支持更多加拿大年輕人到台灣求學或進行研究。(編輯:馮昭)11201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深陷論文門風波,雖然已經一再澄清,也訴諸司法管道討公道,但國民黨與民眾黨都持續追打,要選桃園的參選人紛紛跳出來質疑。這讓民進黨桃竹議員看不下去,回擊相關質疑都是老調重彈,根本是在操作政治口水。台北市議員王鴻薇繼續追打林智堅論文案,大動作到新竹中華大學遞交陳情書,說要釐清學術倫理,卻找來黨內新竹市長參選人林耕仁陪同,不少藍營支持者也到場,讓場面看起來更像在造勢。台北市議員(國)王鴻薇說,「中華大學能夠真正的秉公處理,捍衛中華大學的校譽。」新竹市長參選人(國)林耕仁指出,「政治人物要應該是全民所期待的,我們希望我們的市長能夠把誠信拿出來。」論文門風波 綠營議員轟老調重彈、政治操作新竹市議員(民)李妍慧表示,「在缺乏新事證跟內容的情況之下,這樣子其實無疑的,就是一種政治動作跟政治口水,呼籲在野黨讓這個事情能夠回歸本質。」新竹在地綠營議員回擊,要藍營不要操作政治口水。台北這一頭,國民黨中央繼續召開記者會,大酸府院黨護航論文門,連民眾黨的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也跟上,跳出來要對手說清楚。桃園市長參選人(民眾)賴香伶認為,「他(林智堅)自己的誠信他的毀諾他的寡信,被人家質疑,那論文是其中一件事情,我質疑他的內部民調沒有拿出來,也是其中一件事情。」論文門風波 綠營議員轟老調重彈、政治操作桃園市議員(民)楊家俍說,「在地候選人都知道桃園人是拒絕政治口水,他們希望的是一個有五星治理實績的林智堅,而這些是賴香伶跟張善政所沒有的條件,因為林智堅是具有濃厚勝選希望的候選人,所以戰鬥藍跟民眾黨才會合流,要來攻擊林智堅。」藍白陣營要選桃園的,動作不斷。讓民進黨在地議員狠酸,根本是想挽救選情、為選舉作秀,政治泥巴戰恐怕讓選民看不下去。(民視新聞/葉霈萱、宋弘麟、陳威余、黃兆康 台北-新竹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快新聞/安倍晉三身中2槍急救 蘇貞昌:盼台灣好友平安度過險境看板遭撤疑遭施壓 台中新生里長參選人臉書怒控:「地方惡霸」快新聞/鄭文燦為安倍祈福:希望台灣民主好朋友平安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母公司Meta今天表示,將停止根據種族、宗教、性向或政黨等「敏感」話題,讓廣告主向使用者投放廣告,擔憂鎖定受眾的選項遭濫用。
臉書對使用者興趣的深入了解,受到尋求觸及特定受眾的廣告主重視,也是臉書能賺進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搖錢樹,但也可能被用來影響或排擠其他團體。
法新社報導,Meta廣告產品行銷副總裁馬德(Graham Mudd)寫道:「我們想要回應人權專家、決策者等利害關係者提供的反饋,他們認為防止廣告主濫用我們提供的鎖定目標選項十分重要。」
他指出,臉書不是根據使用者的真實性格做出改變,而是根據使用者如何與臉書平台內容互動等情況調整。
自明年1月19日起,Meta家族的應用程式將不再基於使用者因健康、種族、族群、政治立場或性向等話題,在臉書對特定理念、組織或公眾人物表現出興趣,而向廣告主提供鎖定受眾的選項。
在臉書上因廣告鎖定而擦槍走火的轟動事件,包括臉書曾向極右民兵團體推銷軍用裝備,之後爆發1月6日前總統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事件。
2019年,美國住房官員也向臉書提告,指控臉書讓房東與房地產經紀人能暫時限制住房廣告的投放,「以排除有色人種、有小孩的家庭、女性與身心障礙者」。
然而,這項調整可能會對尋求募款的非營利組織或吸引顧客上門的小公司產生一些二級影響。
馬德說:「做出移除詳細鎖定受眾選項的決定並不容易,我們知道這個改變可能會對一些企業與組織造成負面衝擊。」他又說,有數以千計個選項將受波及。
...
中國大陸福建日前擬於5月10日起放寬符合條件的台人入境隔離措施,但今天宣布喊停並將推遲試點。國民黨大陸部主任左正東表示,很難說不是受到大陸「厭台」氛圍影響,他批評,民進黨政府以政治掛帥進行防疫,製造出諸多不必要敵意,即使大陸欲促「善意螺旋」恐使不上力。
中國大陸福建原擬於5月10日起,有條件放寬台灣人的入境檢疫規定,包含在金門、馬祖居住連續28天的居民,透過小三通入境無須隔離,台灣本島居民也能透過事先申請,循大三通搭機到廈門後,實施「2天集中隔離,加19天往返住所、工作地點兩處的醫學觀察」即可。
由於台灣近日爆發華航、諾富特群聚染疫風波,福建今天表示,台灣已不具如期試點條件,宣布推遲試點。對此,國民黨大陸部主任左正東表示,大陸福建對小三通入境的台灣、金門及馬祖旅客放寬檢疫,沒想到這個本於為金馬地區民眾提供方便、向台灣釋出善意的舉措,卻不約而同地在兩岸都遭到負面回饋。
左正東指出,陸委會先是以「視疫情發展及兩岸互動逐步恢復人員往來」的說法回應,等於是給了一枚軟釘子,隨後又擔憂陸方此舉「是否會對兩岸防疫造成衝擊」,以及認為「便利通道新措施具有高度統戰性質」,基本上是負面解讀。
左正東表示,大陸網民聞訊後群情激憤,批台灣防疫既未普篩、疫苗注射又少,還爆發華航群聚疫情;反觀大陸對邊境嚴防死守,網民不滿福建獨對台開便門,擔心福建引進病毒禍延全國,因而向大陸國務院網站上報,痛罵省方「跪台」、要求限制福建人員跨省移動。
他說,面對這樣的「厭台」氛圍,就連福建官方都不敢忽視,不但刪去「便捷」字眼,希望能降低特權爭議,甚至還關閉留言板,即使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都出面澄清這無關中央惠台任務,但網路民怨似乎仍不止,最終福建官方以「鑒於近日台灣疫情變化」為由,今天宣布暫停執行2+19措施,「很難說不是受到這股民怨所影響」。
他認為,等疫情緩和再擴大交通航線,相信全民都可理解。但是,陸委會在這橫跨半年的2次說明中,不但罔顧金門縣長多次公開呼籲恢復小三通,也不在乎大陸是否理解,如今則是繼續推給疫情指揮中心,還把對岸的善意措施套上統戰的汙名,而陳時中則提出要等疫苗覆蓋6成才能考慮,試問以現在的疫苗供應,何時才會達到6成?
他說,而沒有小三通的情況下,金門馬祖居民從大陸回台灣都要飛台北,在台北隔離後再飛回家,對於保護他們免受疫情波及,究竟是更安全還是更危險?
他強調,過去1年多來兩岸間不斷喊打喊殺,惡意螺旋勾勒出兩岸民間相互嫌惡的心理,尤其是民進黨政府,以政治掛帥進行防疫,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敵意,至今黨政高層和宣傳系統仍「武漢肺炎」不斷;當「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印象不再,即使大陸官方想促成「善意螺旋」,恐怕也都使不上力。
左正東擔憂,疫情所造成的威脅和不便終究會過去,但政治對抗造成的撕裂,以及民粹盛行下的敵對氛圍,都讓兩岸的合作和交流愈發困難,而愈不交流愈不尋求合作,兩岸之間的敵意就愈難化解;當兩岸人民相互仇視,台灣真正成為國際媒體口中全球最危險之地,這是後疫情時代最棘手的難題。
左正東期許,希望這次大陸暫停便捷措施的決定,讓我們看到台海危險的真正原因,更希望執政者能夠儘速恢復兩岸交流,用交流合作化解彼此仇視的心理隔閡,從根本處消弭台海危險的根源。
(中時 )
苗栗議長鍾東錦好歌喉博得滿堂彩。(鍾東錦團隊提供/李京昇苗栗傳真)
苗栗議長鍾東錦昨天參加苗栗客家歌手演唱會。(鍾東錦團隊提供/李京昇苗栗傳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Eu5DLG44Y
被政治耽誤的客家歌手 苗議長唱客家山歌滿堂彩
苗栗縣政府昨天6日晚間在苗北藝文中心,舉辦「山城鄉音迎好客」苗栗客家歌手演唱會,苗議長鍾東錦當場高歌一首客家山歌博得滿堂彩,還大家稱說「簡直就是被政治耽誤的客家歌手」。
苗栗縣府為了傳承客家文化,5年前開始舉辦專屬客家歌手的演唱會,今年更邀請獲得2019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楊淑喻(吉那)、2022金曲獎最佳歌手入圍的謝宇威以及年輕人喜愛的嘻哈繞舌YAPPY等多組客家歌手演出,可說是卡司陣容堅強,兼具傳統與創新,成為客家界每年一次的音樂饗宴。
鍾東錦昨天與苗栗縣長徐耀昌共同前往參與演唱會,他帶來客家山歌《挑坦歌》,搭配現場樂團演出,讓主持人跟台下觀眾為之驚嘆,並抱以熱烈掌聲。
鍾東錦表示,他父親原本是南庄鄉的礦工,但空閒之餘,還會隨著戲班前往各地廟會演出,透過唱戲賺取外快,小時候自己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喜歡上客家山歌的純樸,平常有時間也會哼唱幾句。
鍾東錦說,最近幾年發現,客家語言逐漸式微,但就兩岸而言,保存客家文化最完整的地方還是在台灣,而台灣最優質的客家文化就是在苗栗縣,這都要歸功於縣長徐耀昌的堅持與努力,他也希望繼續為苗栗縣擔起傳承苗栗客家文化重任。
2024/2/28 16:24(2/28 16:41 更新)前總統馬英九28日下午在台北228和平公園出席「228事件77週年紀念追思會」並致詞。中央社記者翁睿坤攝 113年2月28日(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28日電)今年是228事件77週年,前總統馬英九追思時表示,面對歷史,必須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228事件的家屬,則必須將心比心、療傷止痛。努力只有不夠,絕不嫌多,歷史的錯誤或許可以原諒,但歷史的教訓絕對不能遺忘。馬英九下午先到228公園福德宮參拜,隨後出席228事件77週年紀念日活動,他在致詞時表示,228事件是台灣近代歷史上,最令人哀痛的一頁,許多人在事件中遇害、受傷,無數家庭因而破碎,例如1947年4月花蓮縣鳳林鎮的制憲國大代表張七郎與兒子都遭到逮捕與處決,是228事件悲慘的受難家庭。馬英九指出,他在接觸了許多228事件的歷史後,感受到228事件的冤屈,一定要平反,不然台灣會不安定,這事件讓他理解到,當時的陳儀政府犯下多麼嚴重的錯誤,因此2005年他以台北市長身分到花蓮縣張七郎的家拜訪,在張七郎及其子張宗仁、張果仁的墳前祭拜。馬英九強調,他一向認為面對228事件的歷史,必須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228事件的家屬,則必須將心比心、療傷止痛,這是他30年來處理228事件的一貫態度。馬英九表示,努力只有不夠,絕不嫌多,8年前的今天,他以總統的身分,最後一次參加官方舉辦的228紀念活動,但是往後的每一年,他仍與228家屬互動聚會,他非常珍惜使大家成為朋友的深厚情緣,也希望提醒民眾,歷史的錯誤或許可以原諒,但歷史的教訓,絕對不能遺忘,這是他對228事件一貫的理念。(編輯:張若瑤、楊蘭軒)1130228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